本會介紹

2023能源民意調查

 

財團法人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24日公布「2023台灣電力使用與能源轉型民意調查」調查報告,高達六成六民眾憂心再出現大範圍停電。認同政府推動淨零轉型,但過半不看好再生能源發展,認為應該師法其他國家,將「核電」也納入考量,採取多元化策略,以務實達成淨零轉型與能源穩定目標。報告也顯示,儘管經過多年教育推廣,但民眾對於我國能源來源與使用情形認知仍然不足,甚至往後倒退。

 

 ●對政府當前主流論述之認知及信任度不足

政府極力主推之淨零目標,民眾卻不知道淨零目標為何,答錯的比例甚高。且政府主張解決缺電應該強化「電網韌性」,但大多數民眾不認為,僅有:6.5%的民眾認為強化電網管理及韌性最能有效因應缺電跟限電問題,且民眾不支持非核家園,有40.3%的民眾認為台灣未來適合以核能發電,相較於去年上漲5.8個百分點,有超過半成民眾支持以核電因應淨零。民眾對當前能源轉型主力之反對,願意支持電價隨供電成本適度調整,但大多數民眾只願小幅調漲電價,顯然否定成本較高的燃氣及再生能源(風光為主)之方向,並依據民調結果,傾向以核電來降低再生能源對電價的衝擊。

 ●認同淨零轉型,但期待採多元化目標策略

多數民眾認同我國未來適合採用之發電方式以再生能源發電為主,有助於減少碳排放;但也有相當比例認同核能發電。有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政府2050淨零轉型僅單靠效力在再生能源目標是不可能達成的。因此,也多支持台灣師法部門國家採取發展核電以因應2050淨零排放策略之作法。此一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期待淨零轉型應採多元化目標策略。

 

 ●民眾對核能發電支持度高,惟對再生能源政策趨於保守

在我國未來適合的發電方式中,核能的填答率亦僅次於太陽光電,有57.5%民眾表示支持以核電作為淨零碳排的策略,遠高於不支持的22.3%;多數民眾仍然支持我國發展核電。在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預測中,與前次調查相較趨於保守;另外在2050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到60%~70%的目標中,相較前次調查認為可能達成者亦下降了5.5%。

 

 ●民眾對停電擔心程度仍高

今年度仍有66.6%受訪民眾擔心台灣會出現大範圍停電(非常擔心22.5%、擔心44.1%)。雖然,相較去年調查結果,今年度認為非常擔心的民眾略微下滑,由26.3%下降為22.5%,但擔心民眾則由41.3%上升為44.1%。由於目前大範圍停電多來自於電網韌性之不足,建議政府仍應積極強化電網韌性,以降低民眾之憂慮。

 

2023 電力民意調查手冊線上瀏覽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2024年1月31日發布了最新一份「2023氣候變遷與能源民意調查」結果,結果顯示受訪民眾對於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和影響關心度增加,然而,對於台灣當前能源現況、國際情勢和政府作為了解仍相對不足。與會學者專家齊聲呼籲,分立政府上路後必須強化對民眾的教育溝通,期待主要政黨凝聚對氣候變遷的共識,讓台灣真正與國際接軌。

 

全球矚目的「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28)已在2023年11月30日至12月12日召開,會中決議「逐步淘汰」未經處理的化石燃料,宣告終結人類依賴已久的石油時代,成為全球對抗地球暖化有力行動的另一里程碑。

 

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TAISE)進行「氣候變遷與能源民意調查」已邁入第13年,這份民調針對台灣19個縣市民眾進行電話訪問,調查時間自11月27日至12月8日。在參與人數創紀錄的COP28落幕後,公布這項台灣對於氣候變遷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格外具參考價值。

 

在這份TAISE最新民調的最新調查結果中,氣候變遷讓國人「最有感」的生活影響是「消費變高」,較2022年上升了28.0%,支持對抗氣候變遷納入候選人政見的比例高達72.6%,過半的受訪民眾支持政府徵收碳費或碳稅,顯示氣候變遷議題已逐漸走入台灣民眾的日常。

 

但是,完全沒聽過「淨零排放」、「碳中和」的比例有4成,知道國際對抗全球暖化目標要減少工業革命前均溫1.5℃的受訪者僅11.9%,更甚者,對於台灣目前主要發電方式,有93.3%的受訪者答錯!

 

加上我國立法院已在2023年2月15日三讀通過了《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宣示2050年淨零排放入法,也代表台灣正式進入淨零時代,然而,台灣民眾對於相關實質內涵的理解仍然有待加強。

 

 

氣候變遷意識提高,不知台灣發電方式

 

「台灣民眾對於氣候變遷除了災害外,開始大幅意識到糧食不足、能源短缺、消費變高、就業衝擊、健康疾病及公平正義,顯見國人開始重視氣候變遷的實質內涵。」針對TAISE這項民調結果,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彭啟明提出他的觀察。

 

不過,他認為國人對於氣候變遷雖高度關注,但對相關內涵及其所帶來的改變,仍有顯著的認知落差,「這將不利於淨零轉型的推動,建議應該多進行全民教育推廣或開放溝通方式。」

 

另外,民調結果顯示僅6.7%的受訪者正確答出我國目前主要發電來自天然氣,21.1%的比例回答核能,對此,國立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李明旭教授指出,民眾對於國家目前與短期電力發展結構,仍存在認知落差。

 

 

分立政府型態,須強化能源共識

 

這份民調的結果也發現,具政黨傾向的受訪者較無政黨傾向的受訪者,更支持將氣候變遷相關議題(如全球暖化、減碳等)列入政黨或政治人物的重要政見。但是,在碳費徵收、水電費調整等議題的支持度將有所下降,顯示當氣候變遷涉及民眾荷包時,對於相關政策的支持度比較保守。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周桂田直言,2024年的總統與國會大選結果,台灣未來4年將出現分立政府(divided government)的政府型態,新任總統為民進黨籍,立法院席次則呈現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各自不過半的比例。政黨立場將影響氣候與能源政策與法案的推動,但發展綠色能源為國際趨勢,政府立場較不易改變。

 

彭啟明則提醒,從先進國家發展經驗來看,對於能源政策具高度對立的國家,不利於能源轉型的推動,建議朝野應積極進行對話討論,形成較明確的共識。

 

 

台灣民眾認知與國際訴求不同軌

 

TAISE的民調中詢問受訪者,是否認同禁用化石燃料是減少全球暖化最重要的路徑,結果顯示認同比例約僅50%,遠低於減緩暖化影響力不大的「植林」與「資源循環零廢棄」。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表示,顯示台灣民眾對於氣候變遷的部分認知與國際訴求無法同步,這項有趣的差異是否反映出台灣目前能源政策的論述,以及相關報導不足,導致受訪民眾認同禁用化石燃料的比例偏低,值得探討。

 

綜觀這份民調,本次結果顯示,儘管受訪民眾對於氣候變遷的關注及議題支持度增加,但對於實際內容的了解依然有限,尤其在《氣候變遷因應法》通過一年後,仍有四成的受訪民眾沒有聽過「淨零排放」及「碳中和」,更有六成的受訪比例不知道「2050國家目標」,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認為,政府在對抗全球暖化相關議題的教育宣傳上,需要再進一步推動。

 

此外,儘管調查結果顯示過半受訪者支持政府因應氣候變遷調漲水電費,但趙恭岳仍建議政府,在回應COP28汰除化石燃料補貼決議的同時,過程必須要兼顧公正轉型,將相關補助透過氣候金融手段來協助脆弱群體,強化自然為本的解方,更避免土地利用的爭議。

 

 

加強溝通,與國際接軌

 

TAISE執行長顧洋教授表示,由本份民調可以看出,相較於2022年的TAISE民調結果,2023年受訪民眾對於氣候議題造成影響、以及如何減緩暖化的考量更為廣泛,關切的層面已擴增至生活消費、健康、糧食、能源,甚至法制規範、就業及公平正義。

 

對於這份民調結果,TAISE董事長簡又新大使提醒,受訪民眾對於氣候變遷的了解僅止於大方向,包括我國目前的能源政策、配電方式都缺乏更深入的認知。另外,民眾對抗全球暖化的行動也嫌不足,受訪者對於政府、企業面對氣候變遷所採取的積極度也持保留態度,顯見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再者,民調中過半的受訪民眾支持水電價格回歸務實考量,予以調漲,凸顯出台灣民眾了解目前我國能源成本高昂的現狀,但是,面對COP28會議呼籲各締約方,必須在2030年較2019年減少43%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並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我國現任政府提出2030年減碳24%的目標,差距仍大。

 

對此,簡又新大使呼籲,新任政府當務之急是加強與各界的溝通,凝聚對於我國未來能源發展政策的共識,讓企業、民眾都能知悉,務求與國際共識接軌,才能有利於我國推動淨零排放,對抗氣候變遷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工程,需要全民一同努力達成。

 

2023 氣候變遷民意調查手冊線上瀏覽

TAISE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於3月22日世界水資源日公布「因應氣候變遷永續水資源民意調查」結果,將近九成的民眾對於再生水、海淡水等科技造水作為新水源的接受度高,但仍有不少民眾對國內水資源供需情勢的瞭解不足,對水資源的關心也不只限於民生、產業,已擴展到社會、環境等更廣泛面向。

 

很多人習慣把水當作是無限量的資源,其實淡水僅占全球水資源的2.5%,而且不是全部都能提供人類使用。隨著氣候變遷增加缺水風險,新水源的開發方案成為一大重要課題。調查顯示,受訪者對於設置再生水廠、海水淡化廠的接受度較高,分別佔了89.9%及88.5%,高於傳統地面/地下水開發,並認同工業用水應優先使用再生水或海淡水等新興水源。

 

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榮譽教授蔣本基談到,未來新工業區、都市計畫區開發,可考量設置二元供水系統,以提高再生水的使用量;但再生水及海淡水的開發,經常面臨法規標準、工程技術及財務成本等困境,仍需要提出具體的改善對策。例如台灣平均家戶水價(9.24元/度)在全球排名第三低,僅高於印度(4.20元/度)、斯里蘭卡(2.58元/度),應調整水價、開徵耗水費,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蔣本基進一步說明,再生水具有特定性的用途,政府應訂定合理的法規標準,獎勵再生水與自來水並行,同時配合供水採客製化及專管專送,也必須要開發關鍵技術,扶植相關產業;海淡水屬於高耗能、高成本,可考慮在廠內設置綠電設施自主發電、設置能源回收設施、採取離峰用電,並將工廠興建在工業區、科學園區及給水廠最近距離的地方,降低回送成本等。

 

民眾對國內水資源供需情勢的瞭解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發現不少民眾對國內水資源供需情勢的瞭解不足。民眾普遍認為國內用水的最主要來源為水庫,且有半數以上認為廢污水回收再利用亦為主要水源之一。此與國內水源的供給是水庫水約佔25%,河川水約佔42%及地下水約佔33%的實際狀況有明顯落差。

 

至於用水方面,約65%的民眾認為工業用量最高,其次為生活用水,農業用水最低,也與農業用水約佔總用水量70%、生活用水約佔20%、工業用水約10%的情形恰好相反。

 

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董事長陳伸賢認為,此一調查結果可能與水庫為最可靠的水源、缺水時多由媒體得知相關資訊,以及近年經濟持續發展,工業用水需求成長、水源供給不足等訊息經常在媒體揭露有關。他建議,「可藉由各種管道來宣導正確的訊息,讓國人瞭解真實的狀況。」

 

臺灣大學水工試驗所教授游景雲分析,現在社會資訊發達,從調查中可以發現受訪民眾對於氣候變遷影響到供水、生態系統環境等議題相當關注,也進一步思考缺水與氣候變遷的因果連結;在因應作為上牽涉到社會議題,包括移用農業用水、提高水價等,在關乎社會價值選擇的部分則會相對保守。「整體來說,現今民眾對於水資源的關心,不再只局限於民生、產業,已擴展到社會、環境等更廣泛的面向。」

 

此外,調查發現受訪民眾認為可讓水資源做更有效運用的做法,以「減少漏水損失」的比例最高,占91.7%,其次依序為「推廣節約用水」(89.4%)、「提升產業用水效率」(88.1%)等。若水價上漲,可接受的自來水價漲幅以「10%以下」的比例最高,占50.9%,其次依序為「10-20%」(11.6%)、「40%以上」以及「20-30%」(皆占3.6%);另有10.6%的受訪者表示不接受,18.4%無明確意見。

 

綜觀民調結果與國際趨向,掌握三大重點

TAISE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大使指出,台灣平均年雨量(2,500公釐)是世界各國平均值(973公釐)的2.6倍,但在全球146個國家中被列為第18位缺水國家,特別是氣候變遷恐將加劇旱象,更需要在水資源的開發、節約及運用管理有更積極的作為。他綜觀民調結果與國際趨向,提出以下三個重點:

 

一、再生水作為「開源」的可能性

2021年歐盟在荷蘭及英國做過一份民調,民調中有七成以上民眾可以接受回收水製成的飲用水。台灣民眾對科技造水的接受度頗高,並且不分年齡、性別、學歷,甚至不同政黨傾向,都很支持。雖然目前還停留在將再生水用於非人體接觸及工業用水的部分,但這顯示科技造水在台灣會是非常好的一個「開源」途徑。

 

二、水資源資訊公開透明卻宣導不足

不論是全台用水情形、水情燈號等,在水利署網站上都有公開資訊,然而民眾的認知卻還是與現實有落差,這點需要特別注意,除了官方平台之外,增加與民間單位合作及利用社群平台宣導,才能強化國人對水資源的認識,進而有效促進民眾在自我行動,以及面對水資源議題、教育及公共建設等,能有更正確的判斷與行動。包括從生活中落實節約用水,定期檢查家中管線,選用有省水標章的洗衣機、馬桶等產品,以及住家設置家用型雨水回收系統等,小小的一個改變,就能將水資源更有效利用。

 

三、民眾對於水源與生態的維護觀念與國際同步

UN Water Conference的概念文件中提到:「河川上游汙染會降低下游生長,粗糙的廢水管理也會導致大量溫室氣體排放,造成氣候變遷。」這份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在多年環境教育薰陶下,已注意到氣候變遷影響到水資源利用及河川生態的狀況,十分值得肯定。因為河川水是台灣最大的水資源來源,維護河川及其生態系,也是保護好我們的水質與水源。

 

台灣的水價低廉,但水資源的處理、輸送、儲存等費用,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高昂。簡又新大使強調,「淡水」是愈來愈珍稀的資源,「我們應該重新審視水的價值,並用更務實且公平的方法去衡量水相關服務。」

 

2023 水資源民意調查手冊線上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