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台達綠建築登上IPCC科學報告!基金會解讀AR6最新報告,分享建築減緩氣候變遷

台達基金會4月7日舉辦「台達氣候沙龍」記者會,解讀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AR6)第三冊《減緩氣候變遷(AR6 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報告精華,報告內的建築專章更提及由台達鄭崇華創辦人捐建的「成功大學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以優異的節能成效成為全球建築物減碳的典範,可作為全球減碳技術政策參考。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名譽教授陳泰然、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林憲德教授、國際氣候發展智庫(ICDI) 趙恭岳執行長等專家,也參與本次線上活動提供建築節能減碳建言。國際知名學者、也是IPCC報告首席作者之一的Yamina Saheb,更受邀越洋現身說法,闡釋建築部門在未來減碳路徑的重要性,當日線上直播最高吸引近500人同時觀看。

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首先表示,氣候變遷是人類無法迴避的巨大挑戰,四面環海的台灣,更位於氣候衝擊的最前線。近來世界各國均為邁向2050碳中和而展開行動,IPCC最新報告已盤點了目前人類已知的科技,可以如何達成阻止升溫超過1.5度C的目標。台達實踐多年的節能綠建築,這次相當榮幸被寫入報告,成大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落成時就較同類型建築節能65%,如今啟用超過十年,最新計算的節能績效已經提升到86%,證實綠建築的減碳作法值得進一步推廣,也希望帶給世人更多信心,為下一代爭取繼續在地球上生存的機會。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林憲德隨後分享,被外界譽為「綠色魔法學校」的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當年成功運用本土能量和環保技術,打造出高績效環境友善建築的過程,也期待台灣準備推動的「建築能源護照」制度,能成為降低建築部門排碳量、帶動節能服務的政策解方。國際氣候發展智庫執行長趙恭岳則報告,由台達基金會、中央氣象局、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共同打造的「Green BIM建築微氣候資料庫」,實際導入新北市樹林藝文綜合行政大樓後可觀的節能實績,讓人看見氣象資訊與智慧科技運用在建築領域的減碳潛力。

在國際上長年倡議建築減碳的IPCC《減緩氣候變遷》報告建築專章首席作者 Yamina Saheb 更強調,建築部門在未來淨零路徑中扮演重要角色,這次報告裡特別強調「豐足」(sufficiency)概念,透過政策的規範和導引,可以預先避免能源、材料、水和土地的浪費,大幅提高建築部門的減碳績效。而且,即便位於不同的氣候特色跟地理條件,各國的建築部門都有可能達到零耗能、甚至零碳的潛力。


2050淨零排放已成緩解氣候變遷的全球共識,國發會也於日前說明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藍圖,其中在建築部分將會以獎勵甚至強制實施的方式朝近零碳建築邁進,以達成減緩氣候變遷的目標。台達自2006至2021年間,已在全球打造30棟綠色廠辦及學術捐建的綠建築,以及2座認證高效率的綠色資料中心。2020年全球獲得認證的15棟廠辦及5棟學術捐建綠建築,合計節電量達1,848萬度,相當於減少11,685噸碳排放。而台達樓宇自動化解決方案運用物聯網、邊緣運算、傳感等技術,可協助建築節能並提升能源管理效率,以科技幫助減緩氣候變遷帶來的環境衝擊。

成立於1988年的IPCC,是由世界氣象組織(WMO)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共同成立的氣象科學權威機構,每5~7年發表的氣候評估報告,為各國決策者研擬政策最常參考的科學證據及風險評估基礎。自去年8月份以來,IPCC陸續發表三份AR6報告,分別闡述氣候變遷的物理科學證據、衝擊及脆弱度、減緩技術等諸多層面,引發世界各國高度關注。

# IPCC《第六次氣候變遷評估報告-減緩氣候變遷》決策者摘要(SPM)中文翻譯:
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foJFptAmohdTuxbD_g8gRfDFn8WnMlLK

# Green BIM建築微氣候資料庫: www.weatherservice.org.t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