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趨勢

文章分類按鈕

荷蘭三大銀行共同出版循環經濟金融指南

循環經濟強調讓經濟成長與消耗有限的資源脫鉤,使廢棄物及資源都最小化,並使產品在其生命週期終點時能有創造新價值的可能,而循環經濟金融則是包含任何形式關於循環經濟的投資,包括企業或是專案。

金融會計業本身雖然沒有生產實質商品,但在經濟體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也應該與時俱進,充分了解線性經濟對各個產業帶來的衝擊和風險,並制定回應方案,積極協助顧客轉型。荷蘭三大銀行龍頭ABN AMRO、Rabobank、ING共同出版「循環經濟金融指南」(Circular Economy Finance Guidelines),明確架構出財務金融體系在循環經濟中的角色,並為金融從業者提出循環企業融資案的評估依循準則,分為三個部分:

  1. Business model assessment (future and current)商業模式評估(現況及未來):

應考量循環商業模式及其社會經濟環境衝擊,尤其應考量循環商業模式的長期正面回饋,以下提供7種循環商業模式:

(1)       循環投入(Circular inputs):以二次/回收之材料取代新開採的原物料。

(2)       循環設計(Circular design):在設計端減少/排除有害物質之使用,並納入模組化、易拆解、易維修、重複使用、延長產品壽命等設計思維。

(3)       共享商業模式(Sharing business models):共享模式能夠最大化產品/資產在其壽命期間被有效使用,達到物盡其用的目的。

(4)       延長產品壽命(Life time extension):藉由重複使用、翻新、再製造等方式延長產品使用壽命。

(5)       產品服務系統(Product-as-a-service):藉由改變所有權結構;提升價值鏈合作;提升產品資訊之追朔性等方式,以產品服務系統模式提升整體供應鏈的循環程度。

(6)       材料/資源回收再生(Material/resource recovery):將廢棄物回收再生成材料、熱能、生質料、廢水等。

(7)       循環促進及推動者(Circular facilitators and enablers):扮演在循環經濟中建立連結與合作的橋梁,例如顧問、工程師、知識及資料提供者或其商業目標/策略包含扮演此腳色,例如發展可應用在循環經濟的關鍵技術(如3D列印)、推動逆物流、傳播及推廣循環經濟知識、建立循環設計工具、建立/營運二次原料市場平台運作機制、建立/管理原物料護照等。

  1. Impact assessment衝擊評估:

建議應以質化及量化的方式(如使用生命週期評估方法)針對原料、能源、水資源使用、廢棄物量、污染排放、二氧化碳與其他氣候相關排放,以評估對環境的衝擊。在社會方面則應考量工作環境、人權、性別平等、健康等因子評估其衝擊。

  1. Exclusions and conditions排除與條件:

(1) 廢棄物掩埋屬於傳統線性經濟一部分,不建議歸類於循環經濟。

(2) 有責任的管理能產生社會經濟效益,以更大的價值鏈使化石基廢棄物封閉循環。

(3) 建議不要將可再生能源歸類於循環經濟。

(4) 生質料及生質廢棄物若能成為封閉循環材料;若源自於永續來源、非回收/非有害廢棄物,則可歸類為循環經濟之一。

在轉型循環經濟過程中,會計業的認列原則也勢必要進行改革,以充分反應真實成本,企業因消耗自然資源而產生的獲利應該要涵蓋外部成本;反之,企業投入對轉型循環有益的資本,除了認列成本外,也需要有機制來呈現預期的價值。

資料來源:https://www.ing.com/Newsroom/All-news/ABN-AMRO-ING-and-Rabobank-launch-finance-guidelines-for-circular-economy.htm

圖片來源:https://www.eufin.nl/41504-abn-amro-ing-en-rabobank-lanceren-financieringsrichtlijnen-voor-circulaire-econom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