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趨勢
文章分類按鈕
氣候變遷威脅全世界的昆蟲
棲息地喪失、農藥使用、空氣污染、氣候變遷。世界範圍內的昆蟲正面臨著導致其數量下降的一系列挑戰。來自 19 個國家/地區的科學家團隊對全球昆蟲健康研究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近十年來僅氣候變遷就對已經顯著下降的昆蟲種群構成了嚴重威脅。
科學家在一項研究中解釋說,雖然一些昆蟲會因變暖而被迫遷移到較涼爽的地區,但其他昆蟲的生育力、生命週期以及與其他物種的相互作用將會受到影響。這將導致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最終可能影響到我們所有人。
「作為人類,我們需要意識到我們是數百萬物種中的一個物種,我們沒有理由認為我們永遠不會滅絕。昆蟲的這些變化會以相當劇烈的方式影響我們的物種」馬里蘭大學昆蟲學助理教授 Anahí Espíndola 強調說,她是該論文的合著者之一。
儘管體型相對較小,但昆蟲在生態系統中發揮著巨大的影響,它們充當傳粉者、使能量與養分循環、並為食物鏈更上游的動物提供食物。然而,許多昆蟲特別容易受到溫度波動的影響。「與哺乳動物不同,許多昆蟲是變溫動物,這意味著它們無法調節自己的體溫。因為它們如此依賴外部環境,它們可能比其他動物對氣候變化的反應更敏銳」科學家們在一份關於他們研究的聲明中指出。
隨著全球氣溫持續升高,越來越多的昆蟲將受到影響。科學家說,如果地球升溫 3.2°C,近一半昆蟲物種的活動範圍將減少至少 50%。如果根據《巴黎協定》將升溫限制在 1.5°C,則只有 6% 的昆蟲活動範圍會受到影響。
面對不斷變化的氣候,昆蟲的大規模移動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一些昆蟲可能在某些地區變得更加普遍,導致農作物減產或傳播疾病。「許多害蟲實際上是多面向的,這意味著它們能夠以許多不同類型的植物為食。」 Espíndola 說。根據數據,這些昆蟲似乎受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最小。
然而,我們仍然可以採取行動來保護全世界的昆蟲棲息地。我們可以通過逐步淘汰化石燃料、遏制空氣污染物、恢復和保護生態系統、提倡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和穩定全球人口來實現這一目標。與此同時,我們都可以通過以更加生態友好的方式管理公共和私人花園以及其他綠色空間來提供幫助。這樣做的一種方法是將本土植物納入其中並避免使用殺蟲劑,從而為四面楚歌的昆蟲創造避風港。
「昆蟲是頑強的小動物,我們應該感到欣慰的是,我們仍然有糾正錯誤的機會。」該論文的第一作者、荷蘭生態研究所的專家杰弗裡哈維說。「我們確實需要製定政策來穩定全球氣候。與此同時,在政府和個人層面,我們都可以參與進來,讓城市和鄉村景觀對昆蟲更加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