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趨勢

文章分類按鈕

缺蛋潮下的新解方:植物蛋

缺蛋潮下的新解方:植物蛋

2021年下半年起,缺蛋問題逐漸成為世界各地媒體的常客。除了氣候變遷引起的禽流感,烏俄戰爭造成的飼料成本飆漲也是導致雞農飼養意願降低的重要原因。台灣一天雞蛋需求量高達 2300 萬至 2400 萬顆,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植物蛋(Plant-based egg)或許能成為民眾的新選擇。

植物蛋的發展

植物蛋和植物肉主打理念相似,皆使用植物蛋白質,如豌豆、小麥,作為原料,仿製蛋或肉的真實口感及質地並打造更高的營養價值。除此之外,植物蛋也能擺脫抗生素、沙門桿菌等食安疑慮,在生產過程更能省下養雞的成本及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汙染。根據統計,生產一顆雞蛋需耗費53加侖的水資源,而生產植物蛋能省下高達98%的水;也能減少93%的二氧化碳排放。綜觀來看,植物蛋是相對友善環境的「蛋」。

Just Egg – 植物蛋的先驅

2018年美國公司Just Inc. 推出了Just Egg,也就是一種以豌豆蛋白和其他植物成分作為主要原料的替代蛋類產品。近年來主要在美國推廣業務,而在2021年禽流感時進軍亞洲市場。除了推出植物蛋液,更與多家連鎖餐廳及企業合作,推出獨家聯名組合商品,也讓消費者更了解植物蛋的應用,連在美國的鼎泰豐的素食菜單原料中皆可見其身影。根據亞馬遜顧客回覆,多數消費者都很滿意Just egg幾乎重現了蛋的味道,認為對新的素食者來說是非常好入門的產品,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為其高出一般雞蛋數倍的價錢:一瓶12oz,含八顆「蛋」的Just Egg就要價近200台幣。

台灣企業阿舍食堂也不惶多讓在近期推出了「A+ EGG未來蛋」。標榜與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耗時2年共同研發,採用專利「米蛋白」為原料製成,並擁有比雞蛋多的蛋白質、鈣質、更少的脂肪以及趨近零的膽固醇,提供給消費者更營養的選擇。

植物蛋發展現況

植物蛋與植物肉相比,屬於相對新穎的產品技術,因此市場仍需要一段時間來接受。然而,植物蛋業者可以針對現代人飲食需求來調整,增加高蛋白、低膽固醇等特質來吸引消費者。儘管目前單價高出真實雞蛋許多,但隨著生產技術的突破,價格也有望能夠降低至雞蛋相差無幾的價格,成為民眾更能負擔的蛋白質選項之一。

參考資料:(檢索日期2023/03/08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82977/

https://www.ju.st/learn

https://www.greenqueen.com.hk/din-tai-fung-expands-vegan-menu-with-just-egg-across-all-u-s-outlets-3/

https://www.a-sha.com/products/%E4%B8%96%E7%95%8C%E9%A6%96%E5%89%B5%E7%B4%94%E7%B4%A0%E6%A4%8D%E7%89%A9%E8%9B%8Ba-egg%E6%9C%AA%E4%BE%86%E8%9B%8B

免責聲明:

1.本中心編譯、刊載於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官網及〈台灣企業永續周報〉電子報之文章本於引介國際永續趨勢及教育目的,不為營利使用。

2.任何一切因使用、改編本中心編譯之文章而招致之法律責任或損失,由使用、改編者自行承擔。